年初讀了安妮日記。一個小女孩,猶太人,書寫她13到15歲的日記,那是1942到1944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,希特勒瘋狂屠殺猶太人。

 

您有沒有寫日記的習慣?

我有,在我曾經有過的青澀歲月與叛逆青春期 – 我的國中時代,我最愛為賦新辭強說愁。

安妮法蘭克的13到15歲,恰巧與我們的國中時期重疊,我仍然記得當年的叛逆、對學校與家庭的反抗、老師還把我父親請到學校來;我記得我曾經對男生動情、欲擒故縱、在心上人面前驕傲地像一隻公雞;我也記得我討厭某某同學、與好友反目成仇;我記得我喜歡閱讀武俠小說、穿鑿附會每一個人生插曲、勾勒未來;我最記得我覺得大家都不懂我,所以我在日記上書寫洶湧澎湃的情緒。

讀了安妮日記後,我驚覺這個躲避迫害的小女孩也有好相似的青春期,或許也和你、和你現在的小孩一樣。她與父母與姊姊、以及另外一戶有兒子的一家三口,一同躲在阿姆斯特丹某個閣樓的密室裡,兩年多未曾走出密室。在那個密室裡,安妮正經歷了她的青春期,她與父母頂嘴、有喜歡的男生討厭的朋友與作家的夢想、有擅長與討厭的學科(她在密室裡仍努力自學)、她也有青春期古怪難以捉摸的情緒。唯一不同的是,她的青春期舞台在密室裡,被迫每天保持安靜,有時候甚至大便不能沖水;我的青春期舞台雖然不是全世界,但至少在解嚴後的台灣,一個能呼吸自由的國度。

 

您在歷史課念過二次世界大戰嗎?

是的,從國中到高中整整六年,我有系統地背誦歷史戰爭與年代,考試得心應手。我知道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或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恐怖的殺戮,但我的心從未因此被撼動。對過去的我,那是一場歷史事件、是一齣悲劇,它會出現在選擇題裡,甚至成為拿分的關鍵。我想像戰爭很恐怖,因為課本的描述有砲火、有死人、有屠殺、有家破人亡,作文課我會在戰爭前加上”恐怖的”這個形容詞,但那般的恐怖究竟是?

直到近年讀了活著、我們仨、西線無戰事與安妮日記,我才明白這種恐怖如影隨形如附骨之蛆,它會滲入你的日常生活、滲入你的餐桌與你的青春期,讓你經歷前所未有的顫慄。它能終止你的青春與你的求學、它能把你你昨天的晚餐變成最後一餐、它讓你自我軟禁、讓你無法活在陽光下。

那些個硬被推上前線、被趕進毒氣室、被載往集中營的靈魂,他們的生活並非每天都烽火連三月、並非每天都在槍林彈雨下尖叫逃竄,他們和你我一樣,在戰爭下仍有他們的青春與戀情、有花心思烹飪的菜餚與幾本好書、有大小便的需求而且也需要沖水維持清潔、有年少的夢想也有樂觀的祈禱。只是他們的生活可能嘎然而止,而你我的繼續。

 

Death is just a beginning

那天我看完安妮在1944/08/01寫下的日記,翻到下一頁。

「安妮的日記到此全部結束」。

1944/08/04,祕密警察破門而入,安妮一家與另一家同住在密室裡的一家三口被捕。

安妮的日記結束,而殺戮尚未停止。在北韓、在敘利亞,仍有政權持續以軍隊殺人…

 

敬那抹不服輸、卻被命運抹去的靈魂。

 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大推薦此篇: 一個中東業務不該沉默的時候--我的敘利亞

強者我前同事寫的,可惜網路上找不到原出處。他寫這篇的時間,是敘利亞剛爆發內戰的2012年,至今五年,死亡仍持續上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lespoir 的頭像
    ellespoir

    Ellespoir

    ellespo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